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委会工作总结
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已成为举世强国。我们智能建筑专委会在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正确领导下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和发展。总结过去,继往开来。
一、学术论坛从南京走向长三角
发挥长三角优势,与上海、浙江合作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苏州•长三角绿色智能建筑论坛》,这在国内首创以地区性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江苏、浙江经济发展。而首届能在我省苏州召开,意义非凡。
2005年10月29日我会与上海智能建筑发展中心、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委会合作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苏州•长三角绿色智能建筑论坛》,共有国内及长三角地区智能建筑方面的专家,各大甲级建筑设计院及房地产开发商、国内外有影响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近150人参加会议,由上海《智能建筑论坛》杂志2005年第九期正式出版了论文集,共登载文章21篇,在大会交流了八篇论文,建设部科技委顾问、原总工程师许溶烈博士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温伯银总工在会上作《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编报告,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分别作了绿色节能创新报告,国内著名青年设计师吴文芳、王小安、林海荣分别作了机场、广电、大型公共停车库智能化热点报告。我学会智能建筑专委会主任陆伟良教授作为会议执行主任高效组织筹划整个会议,苏州市智能建筑委员会张林华主任、邹金新副主任承办了会务,为大会成功召开做了有力保证。
二、学术年会从我省走向华东,创立了华东省级智能建筑论坛,常设机构在江苏。
2005年以前,我专委会均是以本省为主体召开学术年会,从2006年起,在我省专委会主任陆伟良教授倡议下,与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委会及安徽省智能建筑学会联合成立了华东智能建筑论坛组委会。首届华东论坛于2006年在合肥举办,第二届2007年在南京举办,到会人数均在二百人左右,并出版了论坛论文集,均有近三十篇文章。会期一天,空前热烈。建设部原总工、科技委顾问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许溶烈主任亲自到会致开幕词发表论文,南京论坛当晚由江苏教育台播放新闻,影响深远。
三、四年来,与国内外厂商合作共组织20期科技沙龙。
沙龙目的是宣传新思维,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为专家、企业和业主方之间构筑相互交流的平台。沙龙主办单位是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是南京工业大学建筑智能化研究所和南京陆伟良现代建筑智能化顾问事务所,先后以“以太网楼宇控制技术及应用”、“智能照明系统主流技术与产品科技” “LED电子屏&半导体照明技术产品”、“OptiSYS PCS-300 全新的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综合防盗、门禁与智能化控制系统于一体的澳大利亚AA产品报告”、杭州恒生数字图象传输等为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建筑业主、各大建筑设计院、大专院校专家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等江苏建筑智能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为了提高沙龙的学术氛围和实际效果,采取了专家论坛、技术报告、研讨、模拟演示以及生产现场参观、联谊等多种方式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其中以一个例子说明,2005年9月9日上午学会在位于南京江宁区的汉德森科技园举办科技沙龙,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建筑设计院及南京聚立公司等在宁建筑智能行业的有关学者、专家一行20多人参加。科技人员分别就汉德森LED电子屏显示产品和半导体照明新技术作了报告,并解答了专家的提问。而后,大家参观汉德森的生产车间和展示大厅。这沙龙举办得很有特色,汉德森新技术的展示引来专家们频频惊叹和感慨,大家纷纷指出,科技人员尤其是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多参加这类活动,了解新技术,顺应新潮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事业蒸蒸日上。
四、完成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编版第四章智能化办公建筑标准编写工作。
在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温伯银总工,赵济安副总工领导下,我们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是参编单位,由参编的陆伟良教授承担了修编版第四章智能办公建筑标准的编写工作,为出色完成任务,江苏编写组连续召开了五次工作会议,我省夏抗初、潘兆岳、王建章、叶浩生、吴念勤、林昕、邹万流等专家积极参加了编写具体工作,提出了许多有参考的建议,我们学会编写工作得到了主编单位的表扬和鼓励。
五、四年来共举办了七期美国Honeywell EBI楼控系统培训
每期二十人到四十人左右,以第五期为例。培训班学员来自浙江中程科技、江苏省电力公司、熊猫集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聚立、苏州华迪公司、通州建总等单位派来的十多位优秀科技骨干,参加培训班授课的教师有陆伟良教授、龚延风教授、杨静博士、程建杰副教授以及松普公司吴晓宇技术总监,学员们一致表示培训班内容充实,收获很大。
六、在省建设厅科技处领导下,我省智能建筑委会会组织专家编审系列标准并进行优质工程评估。
江苏省早在1998年就出台了整套《建筑智能化设计系列设计标准》,包括:
1.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
2.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
3.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
4.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
其中DB32/181-1998标准获建设部199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贯彻方面,2001年5月24日江苏省建设厅在南京主持召开了“中信大厦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会议”,邀请了江苏省智能建筑领域专家组成了评估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该大楼建筑智能化工程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各子系统检测验收意见,审阅了有关的工程技术资料,实地抽测了部分智能子系统并提问质疑。最后经打分评估,评估专家一致认为:经按“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进行评估,中信大厦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符合甲级办公大楼的要求,是江苏省经正式评估的第一幢具备甲级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建筑。南京中信大厦是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营业办公综合楼,是一座集办公、银行柜面营业、会议及配备有各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高档写字楼,1996年8月开工建设,工程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两层及穹顶六层,2000年10月投入使用。
2008年8月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委会专家组按照《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对南京市地方税务局江宁数据中心机房工程进行了评估,经正式评估,该工程被评为江苏省一体化机房优质工程。
七、小结
回顾2004年-2008年的工作,我智能建筑专委会主要开展了中国•苏州•长三角、中国•合肥、中国•南京三届智能建筑论坛,组织了近二十期科技沙龙,举办了七期Honeywell EBI 楼控系统培训,完成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编版第四章智能化办公建筑标准编写工作。近期,2008年10月由智能建筑专委会主编专家各尽其才,筹划编写一套十本《实用智能化系统工程》系列丛书。《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已如期出版,《实用楼宇管理自动化控制工程》、《实用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 将于今年年底问世。《实用智能建筑机房工程》、《实用智能建筑公共安全工程》、《实用智能建筑咨询顾问手册》、《实用五星级酒店智能化工程》、《实用智能小区智能住宅工程》、《实用楼宇博物馆系统工程》、《实用智能一卡通工程》正在编撰中,这也是我专委会2009年将继续完成的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
委员会主任 陆伟良
2008年10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