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2007年活动情况与2008年活动意见
一、2007年活动情况
2007年,在市科协的正确领导下,我会以“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积极组织会员开展给类学术活动,全年共开展论文交流,技术攻关,技术服务等各类学术活动等数十次,参加人数约1160人次,发表论文228篇。有影响的系列活动有:
2007年2月28日—3月1日,扬州市土建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在宝应召开2006年度年会暨建筑施工学术交流会,市科协学会部方晓平部长到会作了讲话。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55篇,经学术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6篇,二等奖32篇,三等奖61篇,交流奖46篇。报省评选46篇,获一等奖4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31篇。
2007年11月9日、10日,由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协办,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专业委员会和制冷协会年会在我市新世纪大酒店召开,市科协葛明顺副主席到会讲话。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00篇,其中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论文5篇。
除此以外,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还做了三场主题分别为“室内空气品质”、“地源热泵空调”和“新型除尘技术”的学术报告,并组织了6场新产品技术交流活动。承担科研课题12项,其中江苏省教育厅1项,扬州大学1项,横向课题8项,公开发表论文16篇。
2007年12月8日、9日,由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协办,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我市扬州人家国际大酒店召开,市建设局康盛君副局长到会讲话。正式代表196人,到会人员248人。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08篇,入选《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0卷4)计96篇,经评选,一等奖论文12篇,二等奖论文4篇,优秀论文14篇。其中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论文26篇,经评选,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1篇,优秀奖论文4篇。省土建学会领导高度评价扬州土建学会为这次年会所做的组织工作:“深秋初冬的扬州不亚于烟花三月的扬州,来到了扬州看到了美丽的扬州人,温馨的扬州人家,这次组织工作史无前例。”
2007年,建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建筑师共同完成了扬州市建筑产品推荐性应用突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建筑构造》的标准图集编制。组织建筑师参加“中德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大会”,就可持续城市规划、节能建筑和低能耗住宅、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政策与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而深入的研讨。
2007年,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与电工学会联办论文发布会,180余人参加,发布26篇论文;另举行阿尔法产品推介会1次,26人参加。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最终目标,以节能降耗为着力点,在广泛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建议重点开展好以下活动:
建筑学专业委员会。开展建筑保温节能构造(双层玻璃、外墙保温层等)可靠性研究;进行农民家庭人口结构和户型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推出合适农民家庭人口分合、适用舒适、经济合理、美观大方、节约用地的住宅方案,通过网络媒体免费推荐给农民使用。在镇村公共建筑中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凡框架填充墙一律采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沏块。内隔墙采用各种阻燃的、轻质高强的隔断材料。
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进行农房抗震研究。将抗震设防烈度区划图、抗震措施(包括节点大样)等上网,向农民农作房屋抗震科普宣传。
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广建筑施工新技术,研究建筑施工中的节电、节水、节材等降耗等措施。
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进行全市饮用水安全研究,分析农村用水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区域供水方案和建议。进行村庄污水处理装置。积极推广适合农村的先进节水器具。根据农村的管网情况、水压情况、农民对粪肥的需求情况的综合研究,积极推广适合当地农村的先进节水器具。
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的暖通空调设备,研究推广利用地热进行房屋内制冷和供热等先进技术。
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进行建筑节电技术研究,推广节电设备,宣传农村房雷科普知识,为农村防雷提出建议。
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进行城市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优选深基坑支护方案;针对里下河地区的软弱地基,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原则。
道路桥梁专业委员会。对城市复杂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研究;对农村的交通环路进行研究。吸收桥梁新结构,积极推广应用到城市桥梁建设;研究适合农村的桥梁结构。
燃气热力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广沼气、秸杆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根据扬州农村里下河水网地区、沿江冲击平原地区、西北部丘陵地区等地理划分,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沼气、秸杆制气、太阳能清洁能源。
